会议动态

CCIF2019 | 周菁:心律失常和心衰领域新技术层出不穷,望能尽早推广

更新时间:2019/5/14 13:49:08



我国CRT开展已较广泛,希望医保政策支持

 

近年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在国内已经是开展得比较广泛的一项技术了,主要用于心衰尤其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下降(例如<35%)、QRS波增宽特别是存在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衰病人,病人经充分的药物治疗仍然没有明显的临床获益时,CRT往往会有额外的效果,可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心脏功能。CRT在国际指南中获得了很多的推荐,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也不断增多,确实也让病人得到了很好的获益。但是,CRT所需的医疗费用较高,因此目前仍然有很多病人因负担不起而未能接受治疗。我们希望,通过推广、普及CRT,病人能够逐渐接受这项技术,如果能得到医保政策的支持,就会有越来越多的病人从中获益。

 

心律失常、心衰领域新器械和新技术层出不穷

 

目前,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方面有很多的进展。比如,有一些新的算法来保证ICD更加准确地识别恶性心律失常,从而更准确地提供合适的治疗。我们可以在充电的过程中给予抗心动过速起搏(ATPATP治疗,如果转复不过来的话再进行放电,这样既保证了及时的治疗又保证了治疗的效率。

全皮下ICD也是近年来心律失常领域的热点,它不需要把电极植入到体内。如果病人血管路径因为感染、手术、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等原因不能植入ICD,就可以应用全皮下ICD,这样既能保证除颤的功能,又可以避免植入失败。

另外,无导线起搏器也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技术。这种起搏器大概只有硬币大小,也叫胶囊起搏器,通过介入路径就可以植入到体内,避免了导线相关问题,包括导线折断、磨损、感染、拔除等一系列问题。虽然小巧,但它同样能够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国内已经开展了相应的临床研究,目前仍在进行中。前期阜外医院参加的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也证实了这种起搏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现在更多的中心参与到进一步的临床研究中,我们期待它早日在国内上市,使更多的病人获益。

心肌收缩力调节器(CCM)目前还处于临床初步应用的阶段,国内还没有常规开展,阜外医院等少数医院参与了一些相应的临床研究,也在尝试用于心衰治疗,初步取得了一些效果。我们期待,这种新器械获得更多的应用证据,尽早应用到临床实践中,让病人获益。

 

全皮下ICD应用尚不多,需要加强培训和推广

 

全皮下ICD比较贵,总共加起来大概需要花费至少20万。所以,目前在国内的应用还不是很多,应用差不多两年,现在全国大概植入70例左右。但是,这种技术可以让病人获得更多的获益,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心在尝试应用。

需要强调的是,全皮下ICD的应用有限定条件,虽然经皮下植入避免了血管路径问题,但它没有起搏功能,因此,那些因心动过缓需要起搏治疗的病人不适用。另外,在心动过速治疗方面,它只有除颤功能,没有ATP治疗的功能。所以,全皮下ICD目前还不能完全与常规的经静脉ICD比较。

未来在培训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全皮下ICD植入的要点与其他器械有所差别,经皮下植入身体左侧时要分离肌肉,它在骨膜的表面不能有脂肪组织,包括电极部分,因此需要打个小孔,通过小孔连过来,必须进行精细操作,保证它能够发挥最好的效果。在规范培训的基础上,未来我们也需要加大推广,让更多的医生知道这项技术,使更多的病人能够有可能接受到这种先进的治疗方式。当然,也希望医保政策支持,减轻病人经济负担,让更多的病人最终能接受治疗。

距离大会开幕还有
  • 小时
  • 分钟
重要时间
  
  议日期
  2019年4月26-28日


  
  网上注册截止日期
  2019年4月1日


  
  现场报到日期
  2019年04月25日